焦点

2023年第二季首席投资总监透视:当加息产生影响


撰写本文前,市场刚刚度过动荡不安的一个月,银行业再度处于暴风眼之中。

这可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本世纪初科网泡沫作相比,而恰巧我也经历过这两个时期。

这让我想起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Mark Twain) 经常被引用的名言,“历史不会重演,但它会押韵”。过去的经验无疑有助于识别“韵脚”,但要辨识到当前市场与众不同的特质,以全新角度进行分析才能起到作用。

毫无疑问,我们可从以往周期中汲取教训,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利率上升时,这通常会为经济及市场带来麻烦。

政策转变与经济影响之间的滞后尚不确定,但利率上升所产生的影响之一,是使鲁莽及投机行为表露无遗。这导致“动物本能”(人自发的乐观情绪)降温、市场估值下跌、以及整体经济活动放缓。

首当其冲为增长股及加密货币,其次是2022年的英国国债危机。而近期加息下的受害者是科技初创行业的昔日宠儿硅谷银行,存款减少迫使该银行变现其债券投资组合的亏损。在我撰文的当下,有关银行融资成本的不明朗因素正对美国及欧洲银行业造成影响。

加息引起的另一常见情况是,由于投资者更仔细地审视其投资组合风险,某些企业所面临的挑战,或会对其他企业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例如,硅谷银行面临的困境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估美国地区银行及瑞士信贷(瑞信)的风险。而这些银行的共同之处是其存款持续下降。

这让人想起2007及2008年,但与当时相比,现在的大型银行更为保守,资本也明显更多。

我们认为,这些均证明利率上升正导致信贷状况收紧,美国各地区银行可能持续受压。

因此,作为多元化资产团队,我们预计2023年晚些时间美国经济将放缓并进入衰退,所以看好政府债券及较高质素的信贷。尽管估值有所改善,但由于周期阴霾加深,我们仍对股票持审慎态度。

至于可供参考的历史先例,我仍认为2000至2003年间的路线图会有所帮助。

当时,利率上升戳破增长股泡沫。熊市的第一阶段(2000年至2001年)因估值应利率上升而作出调整,导致整个市场的评级下调。2002年熊市的第二及最后阶段则对企业有针对性影响,例如,安然公司(Enron)的欺诈行为引发企业盈利水平的不确定性及投资市场进一步疲软。正如人们常说:退潮时,才知道谁没有穿裤子游泳。

目前的市场环境让我想起2002年的夏天,同时显示出企业盈利预期及股票估值方面还会出现更多变化,但部分预期及估值已经下调。

我们也须考虑每个周期的不同之处。我曾在“首席投资总监透视”(CIO Lens) 中多次提到“体制转变”这议题,以及我们应如何看待我们在2010年代的做法,然后反其道而行。

在我从事市场分析的26年里,从未见过通胀问题会如此持久,而美联储可能无法迅速地调整政策,以追上投资市场反映政策调整的步伐。就此而言,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迹象将使投资者相信美联储即将完成任务,并可消除投资市场面临的重大障碍。

这就是为何投资经验很重要,但拥有包容性的投资文化也同样要紧。在这种气氛中,年轻及年长的团队成员可就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带来不同的观点。

免责声明
本文件仅包含一般性信息且仅供参考之用,并非意在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或构成出售或购买任何证券或金融产品的要约邀请或宣传材料,亦非有关任何公司、证券或金融产品的投资意见或推荐建议。本文件不应视为提供财务、法律或税务意见或者投资意见/建议。投资涉及风险。过往表现及预测未必可作为日后业绩的指引,投资者或无法取回最初投资之金额。本文件所载信息以根据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施罗德上海”)及其关联公司管理层预测为依据,并反映现时市况以及我们目前的看法,因此有关数据和意见均有可能会改变。本文件所载的所有意见或预测,仅为本文件编写时的见解,因此无须因其改变而再作通知。本文的数据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对其完整性或准确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陈述或保证。本公司对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任何有关数据、预测、意见或其他信息产生的损失概不负责。
本文件部分图片源于网络,本公司将善尽合理努力尊重原作版权并注明出处,但因信息受限,个别图文来源未能注明,请见谅。若版权人有任何争议,请与本公司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
本文件由施罗德上海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