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3-5分鐘的閱讀時間

放棄2%的通脹目標是否合適?

投資者開始就各國央行是否應上調通脹目標提出質疑。

2023年1月27日
inflation_targeting

Authors

George Brown
資深美國經濟學家

自90年代通脹目標制出現以來,發達經濟體系就2%的通脹目標達成共識。在過去數十年裡,各國央行基本上將通脹保持在較低且穩定的水平。

然而,隨著通脹飆升至一代高位,長期低通脹的環境正在近年逆轉,繼而引發市場爭論政策制定者應否放棄普遍認可的2%的目標,並將目光轉投更高的通脹目標。

支持將通脹目標定在3%、甚至4%的人士認為,這將使名義利率上升。名義利率上升將降低央行受有效下限(effective lower bound 或「ELB」)約束的風險。當面對經濟下行時,央行將可擁有較大空間降低借貸成本。這是一個在環球金融危機後困擾政策制定者多年的問題,而調高通脹目標似乎是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

不過,這個方案本身存在不足之處,而通脹是否能夠收斂至更高目標便是其中之一。

通脹不一定會隨上調目標變得更高:日本的經驗對其他市場而言可謂前車可鑑

日本央行對這一挑戰再清楚不過。10年前,該央行為了克服長期通縮而將通脹目標由1%提升至 2%。在此過程中,它啟動了大規模的量化寬鬆,藉以提高通脹,而其資產負債表亦由國內生產總值的30%大幅擴大至佔 130%。不過,這種做法顯然並未奏效。撇除2014年加稅這項因素,該國通脹至少到近日的環球經濟復蘇前一直持續處於低位。

雖然日本經濟有其獨特之處,但其他國家於同一期間均面臨通脹持續低於目標的問題。其中一項因素是環球金融危機,以致七大工業國 (G7) 產生了達國內生產總值5.8% 的產出缺口,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收窄。另一項因素是全球化,在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更覺明顯,而智能手機及訂閱服務等科技創新與變革亦帶來了一定影響。

在疫情前,各國央行面臨通脹持續低於其2%目標的問題

部份上述的通縮趨勢相信將出現逆轉。我們或許正經歷形勢上的更替,漸漸步入全球化程度下降的階段。比起近數十年以效率和成本見稱的延伸性供應鏈全球化模式,穩定性和距離的接近程度將成為較優先的考慮因素。這種轉變或會推升通脹,而環球經濟增長亦將放緩,令滯脹的情況變得更為嚴重。

在這種轉變中,其中一種可能發生的情況是「財政積極主義」,意味著各國央行或將上調通脹目標或放棄其獨立性。在選民預期因疫情支援計劃而改變後,各地政府似乎有望在財政方面變得更加「慷慨大方」。就中短期而言,財政積極主義或是導致通脹面臨上行壓力的另一潛在原因。

更積極的財政政策或會體現在各國政府透過調整央行系統,藉以管理支出增加的影響之上。若民粹主義導致政治優先事項發生重大變化,作出監管引導資金流入債券市場,或透過改變央行使命來容忍更高通脹亦非絕不可能的事。

然而,無論是上述任何預測會否成為現實,還是我們對淨影響的估計正確與否,目前都仍有待觀察,其他因素的後續發展也是未知之數。除了人口老化最終將導致通脹還是通縮仍存在爭論,科技變革亦有可能是對通脹不利的因素。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 (AI) 或可導致大規模的失業情況。

除非生產力增長乏力的情況得以改善,否則是否應容忍更高的通脹亦值得討論。大多數實證研究顯示,這兩者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但上調通脹目標或有助刺激商業投資。不過,當生產力維持較低水平,而其他市場未有同時上調通脹目標時,競爭力則會逐漸減弱,生活水平亦將下降。

生產力增長於過去數十年放緩,在環球金融危機過後更覺明顯

上調通脹目標亦可能損害各國央行信譽,特別是美國聯儲局及歐洲央行。從這兩家央行近期的政策審查可見,它們願意在通脹連續多年低於2%後容忍通脹高於目標水平。央行在通脹高企環境下突然轉軚,或會使人誤以為通脹不受控,並存在通脹預期超出經上調後目標的風險。

這種情況需要十分小心處理,以免「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在人口老化、反移民情緒及企業回流當前,員工強勢的情況預料將會持續。企業或許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只能滿足員工的要求,就通脹上升作出補償。除非生產力增長能夠跟上步伐,否則央行們將不得不透過採取激進的沃爾克式緊縮政策,從而遏制導致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升的風險。

儘管從結構上來看,這十年間的通脹似乎將高於上一個十年,但這絕非必然的事。即使果真如此,供應端亦有可能需要進行相應改革,否則各地競爭力和生活水平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而對各國央行而言,要守住信譽的話,以可持續的方式實現現有目標將是其首要任務。在這些標準達成之前,談論放棄2%的通脹目標未免過於倉促。

免責聲明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或發布本文件內容。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任何招攬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 有意投資者應尋求獨立的意見。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本文所載的內容為撰文者的意見和見解,不一定代表施羅德投資的看法,或在其他施羅德通訊、策略或基金反映出來。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文的資料和來自第三方的信息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若投資收益並非以港元或美元計算,以美元或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

Authors

George Brown
資深美國經濟學家

主題

關注我們

聯絡我們

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二座33字樓

(852) 25211633

網上查詢:請填妥以下電郵表格,我們會盡快與你聯絡。

聯絡我們

本網站所述之投資或不適合所有投資者。本網站提供的資料只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尋求獨立意見。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日後業績的準則。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僅供說明,並不構成投資於上述證券/行業/國家的任何推薦。

此網站僅供香港居民使用及參考。非香港居民在瀏覽本網頁所載資料前,有責任依循其所屬司法範圍的一切適用法例及規定。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受證監會監管。本網站(施羅德公積金計劃有關版頁除外)未受證監會檢閱。

本網站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

重要通知:施羅德投資不會透過電子郵件、電話、短信、WhatsApp、微信、Facebook、Instagram等應用程式主動接觸閣下。透過施羅德投資官方渠道之外的任何聯繫並獲取個人或財務資訊都可能是虛假和欺詐。請保持警惕並參閱我們的慎防欺詐警報以了解更多訊息。如您對聲稱與施羅德投資有關的人士、平台、網站或機構有疑問,請致電(852) 2521 1633與我們聯繫,並通知當地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