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s
2022年市場的推動因素是甚麼?
2022年是「可怕的一年」(annus horribilis),這個詞因已故的偉大伊利沙白英女王曾使用過而廣為人知。這一年充斥著通脹、利率、衝突、揮之不去的疫情及不斷加劇的多極化。
因此,隨著投資者根據風險溢價的變化進行調整,我們看到他們願意為特定資產(尤其是高增長資產)支付的市盈率出現修正,以及今年的大部份負回報可歸因於估值下調。
2023年市場將何去何從?
我們預計,由於投資者預測市場極有可能下調未來預期,市場風險來源將從估值風險轉向盈利風險。
2022年種種因素造成的連鎖反應將有可能滲透到2023年的消費支出、工業資本支出及企業盈利中,而我們的經濟學家目前預測明年將是自2009年以來除疫情期間之外增長最疲弱的一年。
我們之前預計有望在第三季度找到一些證據,我們確實找到了,但不如宏觀指標傳遞的那麼多,所以我們在等待2023年初艱難的第四季度/年度業績報告季披露情況。
正如巴菲特曾經說過,「只有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而在即將到來的環境中,我們認為具有最強可持續發展資質、最強定價能力及最強文化的公司將會趟過潮汐(穿著服裝),展示出他們的真正價值。
圍繞可持續發展的焦點及對話可能於2023年逐漸演變?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世界在不斷轉變。在2022年的大部份時間裡,我們專注於公司的氣候雄心及目標,並將在2023年繼續關注,但注意力將發展到更廣泛的環境議題討論,如生物多樣性、天然資本及森林砍伐。
我們仍然堅信,透過對所有持份者一視同仁,並以「企業因果」運作的公司長遠勢必受益,而在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下更是如此。
我們具包容性的多持份者可持續發展方法已幫助我們規避估值過高或過於擁擠的公司領域,而且我們放眼長線,關注在整個週期中複合投資回報的持久性,亦已幫助我們在近期市場波動的衝擊下,趁機逢低買入一些股票。
雖然投資者需要考慮一些短期的盈利壓力,但最近市場反彈讓我們可稍加樂觀地認為某些領域正在觸底,而且我們對明年持謹慎樂觀態度。
免責聲明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或發布本文件內容。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任何招攬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 有意投資者應尋求獨立的意見。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本文所載的內容為撰文者的意見和見解,不一定代表施羅德投資的看法,或在其他施羅德通訊、策略或基金反映出來。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文的資料和來自第三方的信息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若投資收益並非以港元或美元計算,以美元或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
Authors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