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2019年機構投資者研究發現,65%的亞太區機構投資者預期私募資產將為他們的投資組合提高回報及多元性,當中亦有39%的機構投資者表示希望從私募資產獲得穩定的長期收益。該研究涵蓋650名合共擁有約25.4萬億美元資產總值的機構投資者,當中包括175名來自亞太地區。調查同時發現,投資者的憂慮情緒正因為宏觀經濟不明朗因素持續增加而不斷升溫。
亞太區投資者選擇私募資產投資的主要原因:

資料來源:施羅德2019年機構投資者研究。調研問題:以下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是您選擇投資於私募資產的原因?
注視私募資產
投資者對私募資產的關注持續聚焦於預期回報,其中50%的亞太區機構投資者預期將在未來三年內增加私募資產配置,另外亦有36%的投資者表示配置水平將維持不變。
在各種私募資產中,私募股權被視為最大的潛在回報來源,當中有41%的亞太區投資者表示擬增加對私募股權的配置,比例明顯高於選擇私募債權 (23%)、房地產 (23%) 及基建股權 (18%) 的投資者。
然而,亞太區投資者表示流動性及費用是私募資產投資的最大挑戰,並指出偏高的估值是投資於該資產類別時的主要憂慮。
施羅德亞太區另類資產投資主管David Seex評論道:
「亞太區機構投資者日漸將私募資產視為另類的回報來源及風險分散工具。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我們正處於經濟週期的後期階段,股票估值高企,固定收益孳息率亦處於低水平。私募資產的估值傾向反影公司的基本條件多於外圍因素,因此市場波動對其估值的影響將相對較輕。投資者可以透過降低對資本市場的依賴性,從而獲取更高的長線回報。隨著私募市場越趨成熟,我們預期將會出現新的投資策略、更廣泛的投資渠道,以及能夠為投資者實現一系列目標的多元化私募資產解決方案。」
「然而,隨著私募市場的增長,投資價值亦將受到資本供應增加的影響。發掘那些資本供應尚未超越投資機遇的板塊將是致勝的關鍵。施羅德投資專注於具備價值的私募資產,從而為投資者開發既能實現投資目標,又能應對傳統挑戰例如流動性的考慮。作為一家以創新為榮的投資機構,我們致力打造靈活睿智的私募資產投資方案,助投資者實現長期財務目標。」
欲了解更多關於施羅德機構投資者研究的資訊,請瀏覽www.schroders.com.hk/SIIS。
免責聲明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或發布本文件內容。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任何招攬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 有意投資者應尋求獨立的意見。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本文所載的內容為撰文者的意見和見解,不一定代表施羅德投資的看法,或在其他施羅德通訊、策略或基金反映出來。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文的資料和來自第三方的信息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若投資收益並非以港元或美元計算,以美元或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