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2022年第三季首席投資總監透視:我們到目的地了嗎?


對於任何曾經攜同小朋友一起出行的人而言,「我們到目的地了嗎?」想必是旅途上經常被問及的問題。這也是我的七歲女兒最喜歡問的問題。

現在,我覺得自己的口吻有點像她。當我審視橫跨固定收益資產及股市的戲劇性跌幅時,我會想:市場價格是否已下跌至足以讓我們增加風險胃納的水平?

那麼,我們到目的地了嗎?答案似乎是「還差得遠」。

形勢已有所改變

量化寬鬆政策已持續多時。在這項政策下,美國聯儲局等央行以數百億美元計的規模進行買債行動,以致利率鎖定在零的水平,希望藉此鼓勵借貸,並為市場帶來支持。對於追求收益和回報的投資者而言,這相當於被迫提高風險胃納,亦即是趨向投資風險較高的資產。然而,隨著加息步伐展開,遊戲規則已出現重大改變。

我曾經以「打地鼠」來形容這種情況。這種遊戲的玩家需要留意著隨時冒出地洞的地鼠,並迅速以錘子敲打地鼠的頭獲取分數。當你擊退一隻的時候,另一隻又會從另一處冒起頭來。

套用到市場的情況,近年只要孳息率出現絲毫變動,便會隨即吸引希望逃過負實際利率命運的投資者資金流入。當一處開始飽和,所有人便會再次尋覓下一個應許之地。在這種背景下,波動性受到抑制,而所有的傳統估值概念亦變得不適用。

現時各國央行紛紛以加息應對持續高企的通脹,情況已不再一樣。我們正在從「打地鼠」遊戲轉為「下象棋」。投資者所面臨的是一個更具策略性及挑戰性的環境,而對手正正是央行。

審視價格助判斷

目前,央行官員的首要任務並不是支持市場,而是壓抑實體經濟顯而易見的通脹。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為估值重新找到新的均衡點,但以往的反通脹路線圖在未來卻不一定會奏效。

好消息是債券估值從多個維度看都已有所改善。債券市場在經歷一段「息升價跌」的艱難歲月後,現時的債券孳息率已開始展現出投資價值。

債券對於經濟衰退的敏感度顯然較股票要低。我們同時相信,企業盈利的不確定性仍未完全反映到估值之上。

我們用以評估經濟週期的量化推算模型顯示,若企業盈利遜於預期,經濟將步向「放緩」階段。對股票而言,經濟放緩一般都是在經濟週期當中最具挑戰性的階段。因此,我們仍然看淡股票。

鑒於對能源板塊需求或會受到破壞的憂慮,我們認為大宗商品的上升風險已有所增加,因此已剔除「增持」這類資產的看法。

在股票投資風格方面,我們仍然偏好價值型投資。

以往熊市的啟示

以往熊市的經驗到底為我們帶來甚麼啟示?

首先,當估值調整至新的均衡點時,熊市將出現強勁反彈,而這一次將是通脹出現見頂跡象之時。投資者需要確保他們的決策過程具備足夠靈活性,或者已作出分散風險部署,以避免在震盪行程中遭到洗盤。

第二,最佳的估值投資機遇通常會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浮現。因此,當經濟增長前景在未來數月轉暗,切記不要看得太淡!

最後,人們往往較易在波動市況中犯下代價沉重的錯誤。投資者需要做的是繼續專注在他們的投資策略之上,並悉心栽培團隊的韌性,避免過份介入。

免責聲明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或發布本文件內容。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任何招攬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 有意投資者應尋求獨立的意見。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本文所載的內容為撰文者的意見和見解,不一定代表施羅德投資的看法,或在其他施羅德通訊、策略或基金反映出來。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文的資料和來自第三方的信息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若投資收益並非以港元或美元計算,以美元或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