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ter Harrison:COP15釋出明確信號,珍惜大自然刻不容緩


2023年伊始,大自然及生物多樣性相關議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雖然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 (COP15) 為在2030年前阻止全球大自然進一步惡化帶來真正突破,但要把宏大目標變為現實,還須創造天然投資的轉捩點。

我們現在有望籌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但融資缺口將很快變為高達數萬億美元。私人資金將與公帑一同以公平有效的方式部署,並將發揮關鍵作用。對於全球能制定通向未來「自然向好」(nature positive) 的道路,並沒有商量餘地。

相對於類似的氣候大會 COP27,雖然有部份評論將重點放在 COP15 受到的「關注不足」上,但對商界及金融業而言,大會達成框架所釋放出的信號亦不容忽視。

大會希望實現《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for nature),而毫無疑問,這框架是在保護大自然工作上所取得的一項重要里程碑,目標包括在2030年或之前保護地球上30%的自然生態系統。

正如代表施羅德投資出席該全球大會的環球可持續投資主管 Andy Howard 表示,投資者對於是否參與或受該框架影響並無選擇的權利。

簡單而言,自然風險是投資風險與回報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跨國企業及金融機構的自然相關風險、依賴程度及影響披露要求將日益增加。

雖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有一點很明確:變革即將到來,而且將與有關大自然的數據及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息息相關。

以施羅德投資於2022年在非洲投資的 Natcap Research 為例,其學術團隊一直利用衛星數據及機器學習來確定加納及塞拉利昂碳封存及碳儲存潛力較高的地區。

該團隊為優先處理地點的潛在碳單位進行詳細評估,準確性較之前更高。這種創新方法為投資者的碳回報提供更大的確定性,而對於基於大自然的項目能最大限度地就氣候變化及保護大自然取得成果。

在英國,團隊的科學家已建立一種方法,藉以模擬土壤表層30厘米及小至5平方米的空間中所儲存的碳。這些遙距模型可用於指導碳市場的數據收集,並減少實地採樣需求所帶來的高昂成本。這種具開創性的科學發展連同其他研究成果能開拓嶄新機會,顯示團隊對大自然的重視。

種植哪些樹木或紅樹林?在哪些地區種植?如何利用綠色空間令生物多樣性呈倍數增長?透過再生農業實踐,土壤可儲存多少碳?支持傳粉媒介可帶來哪些機會?若不採取行動,我們將面臨哪些風險?

這些問題以及能回答這些問題的數據,對於將政治目標及融資承諾轉化為對全球的實際影響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已著手共同努力破解這些難題。

對於像施羅德投資般擁有具自然影響力的資產及公司的投資者而言,面臨的是信託責任問題。投資於大自然不僅有望帶來回報,而且能產生影響。若未能考慮自然風險,公司及其投資者或將蒙受損失,此問題對企業而言至關重要。正因如此,施羅德投資已發佈貫徹集團上下的「大自然計劃」(Plan for Nature),以更好的衡量、匯報及改善天然資本對投資的影響。

優質的數據貫穿科學與實踐、以及政策與資本部署。隨之而來是更深入的影響披露、更主動參與企業活動,以及致力於支持私人資產領域的天然資本相關的新產品及解決方案。

反映這些披露的自然及生物多樣性報告標準亦正迅速得到完善。企業已開始試行使用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及科學基礎減碳目標 (Science Based Targets for Nature)(相當於廣泛採用的氣候框架),而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將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制定有關自然損失的國際標準。

有一點必須明確:現實情況是,為保護支撐經濟及社會的大自然,我們目前所籌集的資金遠低於所需的水平。COP15達成的協議旨在於2030年或之前,縮小每年用於保護大自然的支出與所需支出間約7,00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

投資者的投資意欲持續強勁。施羅德投資在2022年發表的《環球投資者研究》顯示,63% 的環球投資者希望基金經理專注於與企業在天然資本及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上進行互動,甚至高於希望基金經理專注於氣候的投資者比例(59%)。

為真正達到所需的資金流規模,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達成的框架必須像因應氣候變化而日益增加的調整一樣,快速且深入地反映至政策及激勵措施(及抑制措施)上。這將推動更高水平的數據共享,包括更多的企業披露。

免責聲明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或發布本文件內容。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任何招攬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 有意投資者應尋求獨立的意見。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本文所載的內容為撰文者的意見和見解,不一定代表施羅德投資的看法,或在其他施羅德通訊、策略或基金反映出來。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文的資料和來自第三方的信息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若投資收益並非以港元或美元計算,以美元或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