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我們如何攜手歐洲銀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Q&A:我們如何攜手歐洲銀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銀行辦事處及分行營運相關的碳足跡相對較小。但作為融資提供者,銀行對其客戶以至整個地球的碳排放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融資排放量是銀行需關注的關鍵指標。
倘若世界要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將升溫幅度限制於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以內,銀行們將不得不逐步停止對造成有害排放的商業活動提供融資。
2022年,歐洲股票團隊銀行分析師Justin Bisseker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氣候問題與九間歐洲銀行進行互動。在本次問答中,他解釋此舉的意義。氣候參與負責人Carol Storey則討論如何將這些與企業的互動融入到施羅德投資更廣泛的氣候參與框架之中,而投資組合經理Nicholette MacDonald-Brown則講解這次參與如何幫助她挑選股票。
是次參與的範圍是甚麼?
Justin Bisseker:「我與九間施羅德投資持有重大股權的歐洲銀行進行互動。我的信貸團隊同事則負責與另外三間歐洲銀行接洽,目前施羅德投資於這些銀行均持有大量的固定收益資產。
「本次參與的目的是了解每間銀行如何根據33項不同標準進行比較。其中重要領域是融資排放量、制定可靠的氣候轉型計劃目標及時間框架、融資排放量及轉型計劃的信息披露。
「我接觸過的九間銀行均簽署了聯合國淨零銀行聯盟(Net Zero Banking Alliance)。這要求銀行保持其貸款及投資組合與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路徑一致。作為其中一部份,銀行們必須制定2030年目標,重點向溫室氣體最密集型行業發放貸款或進行投資。我想了解銀行已制定哪些目標,以及未來數月可望看到的進展。」
是次參與面臨甚麼主要挑戰?
Justin Bisseker:「主要挑戰是,這對於銀行而言是一個非常新穎的領域。在某些情況下,這是第一次有像我這樣的股票分析師向銀行提問有關他們的融資排放量或氣候轉型計劃。許多銀行正逐步意識到目前投資者不僅關心利潤,還關注利潤的來源。」
「在量度融資排放量方面,其中一個關鍵挑戰是銀行使用的量度方法並不完全相同。許多(但並非全部)銀行使用碳核算金融聯盟(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的方法。然後,在減排目標方面,眾多銀行尚未得到獨立機構(例如科學基礎碳目標倡議 (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的認證。否則,我們便無法判斷銀行已設定的目標是否能真正地推動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最令人懊惱的挑戰大概單單是收集所需的資料,以對每間銀行進行適當的分析及相互比較。作為一名銀行分析師,我習慣於在一個來源找到所有相關的財務資料,但對於大多數銀行而言,目前他們的氣候風險及轉型計劃並不存在『單一可信來源』。有時侯並不清楚銀行是否沒有制定政策,還是只是沒有披露相關政策。」
您從是次參與中得出了甚麼結論?
Justin Bisseker:「像這樣的互動參與流程不是一次性的。參與目的之一是跟進我們希望每間銀行所採取的行動,然後定期查核以了解進展。」
「目標明顯地會快速改變。隨著能源轉型變得越來越緊迫,一年內似乎合理的目標或資料披露可能很快就不合時宜。不過,目前我們知道『良好』的標準,並且持續跟進,以確保我們參與的銀行遵守這一標準。」
「儘管我提到了種種挑戰,但歐洲銀行確實在這方面一馬當先,令人非常鼓舞。某些英國銀行尤其處於領先地位。同樣令人鼓舞的是,這些銀行熱衷於就氣候變化議題與我們互動。對於他們與同行間的比較,許多銀行對我們的觀點非常感興趣。」
這些參與如何融入到施羅德投資更廣泛的積極擁有權活動?
Carol Storey:「於2022年初,我們發佈了《互動參與藍圖》(Engagement Blueprint),闡述施羅德投資的積極擁有權願景。氣候是我們的六大優先互動參與主題之一,而其中氣候融資是我們的主要參與主題。」
「參與氣候融資主題的目的是,了解金融機構會如何將貸款或投資投向技術,而這些技術將會在淨零排放轉型中迅速發展,並且將需要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我們想知道金融機構將如何擺脫未來將會面臨最大阻力的高排放活動。」
「Justin與泛歐銀行們的互動非常詳細。在即將到來的一輪互動參與中,我將向美國銀行們提問類似的問題。」
「這些互動參與幫助我們發現在氣候問題上走在前列的銀行。但我們亦發現收集數據方面的障礙、缺乏可用於支持氣候問題的內部資源,以及關於缺乏成熟的投資組合量度及目標設定方法的擔憂。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互動參與已幫助我們引導銀行採用我們在其他領域發現的良好實踐。」
「這種互動參與是與銀行合作,分享知識,以便它們能夠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互動參與如何有助於投資組合的股票選擇?
Nicholette MacDonald-Brown:「作為一名專攻可持續發展歐洲股票的投資組合經理,我正在尋找既能為客戶締造具吸引力回報,又能對社會及企業行為產生正面影響的投資方式。」
「銀行的融資排放量政策及決策舉足輕重,因為影響到投資的價值,乃至地球的福祉。由於向低碳經濟轉型,大規模投資於化石燃料業的銀行面臨著巨大的財務、監管及聲譽風險。」
「Justin開展的互動參與幫助我找出哪些銀行面臨最大的下行風險,因為他們將不得不放棄許多當前的融資活動,同時還有助於發掘個別銀行的增長領域。」
「這種互動參與亦是與銀行合作,分享知識,以便他們能夠作出更明智的決策。反過來,這些明智的決策有助於鞏固我們客戶的投資,並推動建立更可持續的業務模式,甚至更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免責聲明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或發布本文件內容。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打算作任何方面的宣傳材料。本文件不應視為任何招攬提供投資意見或建議。 有意投資者應尋求獨立的意見。以上如有提及證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撤資之建議。本文所載的內容為撰文者的意見和見解,不一定代表施羅德投資的看法,或在其他施羅德通訊、策略或基金反映出來。本資料所載資料只在資料刊發時方為準確。觀點及預測或會更改而不需另作通知。本文的資料和來自第三方的信息被認為是可靠的,但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不保證其完整性或準確性。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指引。閣下應注意,投資價值可跌亦可升,並沒有保證。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全數投資金額。衍生工具帶有高風險。匯率變動或會導致海外投資價值上升或下跌。若投資收益並非以港元或美元計算,以美元或港元作出投資的投資者,需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詳情請參閱基金說明書(包括風險因素)。
本文件由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刊發,文件未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