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天團BTS經紀公司上市 股價高點跌落

韓國天團BTS經紀公司上市 股價高點跌落
天下雜誌撰文:張毓思
投資Kpop是門好生意嗎?韓國天團BTS風靡世界,屢創新紀錄,經紀公司Big Hit上市多家機構投資人搶著買入。但是第一天的交易高點一過,便開始走下坡…
在一如往常的韓國追星網站上,開始出現了一種「不一樣」的話題:怎麼從今年上市的韓國經紀公司Big Hit拿回你的錢。
英國《金融時報》寫道,「一名投資人在網路上絕望地問道,『我有收據,我應該怎麼退錢?』」
Big Hit是韓國當紅男團BTS所屬的經紀公司,在眾人的矚目中於今年隆重上市,IPO第一天就從發行價格每股135000韓圜(台幣3397元),飆漲到高點每股270000韓圜(台幣6794元)。然而第一天交易結束,Big Hit股價就開始從高峰下降,第四大持股人(一間私募基金)在第一週就賣掉了將近一半的持股。
現在Big Hit股價在159000韓圜(台幣4001元)附近徘徊(截至2020年11月13日,彭博社)。
天團BTS同時是經紀公司最大弱點
然而挾帶強烈的BTS光環,Big Hit最大的危機也正是BTS本身。
分析師指出,Big Hit整家經紀公司的未來,幾乎就落在一個團體BTS的肩膀上,Big Hit去年的營收有97%來自BTS,這對投資人而言反而是一個警訊。
「Big Hit最大的強項就是BTS,但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弱點,因為他們只有BTS,」Meritz Securities分析師說,「Big Hit沒有辦法改變它過度仰賴BTS的模式,而這家公司的價值屬於團體BTS,而不是公司Big Hit。」
簡而言之,Big Hit現行的商業模式無異於一般的音樂經紀公司,光是演唱會收入就占了總營收將近三分之一,其他的營收則仰賴粉絲周邊商品、授權與專輯銷售。
此外,韓國娛樂產業的激烈競爭更不在話下,韓國目前有超過2000家音樂經紀公司,而即便是成功培養出超級巨星BTS的Big Hit,要找到下一個巨星,依然沒有萬用的商業方程式可以套用。
多元化營收來源,Big Hit投資平台事業
這個過度仰賴單一團體的阿基里斯腱,也是Big Hit併購小型經紀公司,以及推出新世代男子偶像團體的主要原因,但目前這些投資都還不及BTS產生的營收。
這個商業模式上的弱點,也是Big Hit不斷強調自己做的是「平台」生意,而非傳統音樂經紀公司。由Big Hit推出的粉絲偶像互動平台Weverse,線上app的營收正不斷成長。「投資人太悲觀了,」韓亞投資公司分析師說,「Big Hit的平台正逐漸成長成一個綜合娛樂內容、售票與商品的平台,這已經不只是BTS了。這有巨大的潛力。」
Kpop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別被BTS的明星光環迷茫了。最終還是要看Big Hit大力投資的平台事業,能不能讓這間公司的營收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