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基金是每年年底結算一次,在隔年3月底前完成盈虧分配。然而,究竟勞退基金如何幫勞工賺錢?勞工又該如何檢視帳戶退休金?
回顧2016年績效,「勞退基金」報酬率約3.23%,一共賺進台幣515億4000餘萬元,以現有的勞退新制共約1083萬戶來分配,平均一人可以分到4757元。
員工自提6%放大報酬率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分到的錢都是一樣的!」勞保局核發科科長陳淑芬說,每個帳戶拿到多少錢端視其本金對報酬收益的貢獻度。
也就是,該年度的個人帳戶結餘除以勞退基金的總帳戶結餘,算出個別帳戶的「權重」之後,再將權重乘上總收益,最後才是個人帳戶的盈餘分配金額,一年結算一次。
例如,今年領最多者,分紅超過80萬元。據說這位投保人是將舊制年資結算進新制戶頭的高階經理人。除了強制企業最低提撥勞工薪資的6%外,這位經理人也自提6%進個人勞退帳戶,整體帳戶餘額超過2000萬元,創下紀錄。
不過勞保局統計,今年分紅低於1000元者,仍有351萬3000多人,占比約32.5%。
如果以後想要領多一點分紅,「建議員工每月自提6%進帳戶中,盡可能放大勞退金的報酬收益!」多年來,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總是如此倡議。
目前,新制勞退基金規模約為1兆6920億元,為「勞動基金運用局」經管,其中約54%、9200餘億元基金委外代操。只是,投資有賺有賠,許多人擔心,萬一操作績效不佳,勞退帳戶一旦虧損,退休金不就縮水了?
五個方法查詢你的勞退帳戶
兩年定存利率最低保證收益
「帳戶虧損了也不必擔心,因為勞退新制有兩年定存利率的最低保證收益!」陳淑芬指出,勞工申請提領勞退帳戶之時,如果歷年收益分配的累計金額低於兩年定存利息,那麼政府就會補足至最低保證收益。
她表示,勞退新制的提繳年資必須滿15年才能逐月領退休金,未滿者則結清帳戶、一次領。由於勞退新制是2005年7月1日施行,2020年7月才會湧現首波年資滿15年的月退休金提領者。
屆時,若是選擇逐月領退休金,則至提領最後一次前,帳戶都會在,依舊可以把退休金放在其中累積投資收益,也仍然享有兩年定存利率的最低收益保證。
依照現行規定,勞工年滿60歲,不管仍在職或退休,皆可請領勞退帳戶;然而,因身心重度障礙而喪失工作能力者,未滿60歲即可請領。
所謂「一次領」是指一次領取個人勞退帳戶的本金與累積收益。而領「月退休金」,則依據年金生命表,以平均餘命與利率來計算,依此定期發給退休金。
舉例來說,王大嬸今年剛滿60歲,舊制轉新制的提繳年資加起來滿15年,符合提領年金(月退休金)的資格。按平均餘命來計算,她可領年金至84歲,若她勞退帳戶中結算時的累積金額有100萬元,按照勞動基金運用局公告之利率1.3916%來計算(利率會變動),那麼,王大嬸每個月可以領4077元的勞退退休金(按季發給,一次發給三個月)。
你知道自己的帳戶有多少錢嗎?想知道政府代操你的退休金賺了錢嗎?巫慧燕建議,隨時盤點退休金與勞退帳戶,有助及早安排退休。
施羅德:退休金要準備多少?遠超出您的想像
我們常說,準備退休金要有兩個口袋:第一個口袋是基本的勞保+勞退基金;而第二個口袋則是自己的儲蓄投資準備。第一個口袋是退休金的基石,保障基本生活不至於餐風露宿。第二個口袋則是決定是否幸福的關鍵,也就是退休品質的好壞。
但隨著長期的低利環境,加上醫療科技進步、延長人均壽命,退休金準備的金額已非過去的認知。
勞退制度儲備退休金 仍不夠
因為以施羅德集團的研究,假設年報酬率3%(扣除通膨),每月以月薪的15%作退休準備,40年不間斷,才能在退休後固定領取2/3的最終薪資。而以台灣目前的勞退制度來看,就算提撥薪資12%(企業6%+自提6%)至個別帳戶,但
以目前不到2%的年利率,距離世界銀行建議的所得替代率應達七成的理想,仍有一大段。
也就是說,每個人需要準備的退休老本,實際金額超出一般想像。首先,第一個口袋必須要確保裝滿,除了基本的勞保,自願提撥已是必然,且自提比例需達6%,才能跨過退休金準備的「基本門檻」。
除了第一個口袋的「基本門檻」,還需要透過積極的態度、額外準備第二個口袋,才能彌補第一個口袋的不足。
不同年齡狀態 打造夢想退休人生
至於第二個口袋要如何準備?就如同穿衣服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高體型、社交場合,無法都穿同一套制服。而退休金準備,也要根據不同的年齡、生活狀態,選擇不同的投資標的。
我們建議先分成已退休族群以及未退休族群。
就已退休族群來說,因應未來的長壽風險,退休金準備仍不可鬆懈。如果年紀較輕(50歲以下),可能仍有家庭開支,以及同時負擔退休生活花費,資金就必須朝向穩健、並尋求資本增值機會的標的,例如股債多元收益型標的。至於年紀較長(50歲以上)族群,保本、並創造穩定現金流是投資關鍵,保守型的固定收益配息型就是首選。
至於未退休族群。35歲以下年輕族群,距離退休尚早,但可運用資金額度較低,建議以定期定額進行較為積極的股票型或高收益債券型標的,充分利用複利加乘效果。而35歲至50歲的中生代,收入逐步攀升,但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家庭開支最大,建議資金可分兩筆,一筆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標的累積資產;另外一筆則單筆投入專人操盤的股債類全委帳戶,鞏固退休老本。
而準備邁入退休階段、50歲以上族群,則應該逐步降低投資風險,在保全資產的前提下、尋求資本增值的機會。目標到期型債券、高股息股票,都是可以考慮的標的。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