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理財大發現!
跟著永續投資趨勢的贏家近六成
在這份針對三十到六十歲族群的全台調查中,近兩年退休理財報酬率達到八%以上的受訪者約占五八%,相對來說,他們堪稱過去兩年在退休金理財上的「贏家」;這群贏家憑什麼贏?關鍵的分水嶺之一,就是ESG。
分析調查結果,超過八成的「贏家一族」表示,退休理財配置與兩年前相比有所不同,進一步詢問調整配置的原因,雖然超過半數受訪者表示,會依據產業趨勢變化調動資產配置,但也有將近四五%的「贏家」受訪者指出,調整配置的主要原因,即是跟隨「永續投資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兩年報酬率較差的受訪者中,僅有三成表示對永續議題投入關注。
更關注,自然也就對永續投資所帶來的正面效應更加理解;調查發現,近年退休理財報酬較佳者,有超過五成認為「永續投資的長期報酬率將優於其他投資」;換言之,過去兩年全球投資機構對於永續投資效果所進行的各種研究與實際驗證,贏家一族多半了然於胸。相對之下,近兩年退休理財表現相對落後者,則有將近六成認為,永續投資的長期報酬率將落後於其他投資。
不僅對ESG投資的認同度高,也確實更樂於將ESG添入退休理財的布局當中,有超過六六%近兩年在退休規畫中納入永續投資商品,比率明顯超過績效相對欠佳者的四八.五%。
知名財經部落客「卡爾先生」,就是善用ESG投資讓退休金加速累積的鮮明案例。去年七月,以追蹤歐、美等地「碳權期貨」價格為基礎的指數型基金KRBN成立,卡爾先生很快地上車布局,一年之間,該基金報酬率已達倍數,但他並不急著對手中的「碳資產」獲利了結,「趨勢很明顯……,我個人的退休規畫上,ESG相關配置應會拉高到三至四成。」今年四十五歲的他,顯然已把永續投資當成退休理財的長期投資標準配備。
「過去一年,人們開始真正認識到碳市場的作用……;尤其在COP26(聯合國氣候峰會)中,我們也看到許多關於如何發展碳交易市場,以及反森林砍伐等議題的對話與討論。」關於碳中和投資的瞬間崛起,Tang如此解釋。然而,對於退休理財規畫來說,碳中和大計固然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另一邊,卻也可能帶來新的風險變數。
不敗鐵律的考驗
以貨幣緊縮打通膨 股債同時黯然
施羅德在分析二○二二年投資環境時就表示,COP26所達成的減碳要求共識,恐將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壓力加大,全球經濟甚或出現停滯性通膨的風險。而在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的解讀中,大軍壓境的通膨,以及為了對抗通膨所引發的升息環境,恐將扭轉過去三十年來關於長期投資與退休規畫的一項重要元素──債券的防禦效果。
今年十一月間,高盛連發三份報告,急著向所有投資人示警,那個只要仰賴股債配置,就能讓資產安穩增值的黃金年代,恐怕已經過去。
報告解釋,自一九九○年代開始,美國聯準會透過基準利率的調整有效調控經濟成長,也讓股票與公債價格之間常態性地維持負相關,於是,公債部位在資產配置中自此承擔起防禦部位的角色,一旦經濟走弱壓抑股市,反向走高的債券價格就能有效防禦整體資產。這套所有長線投資者早已耳熟能詳的資產配置基本架構,過去三十年來,確實已成為全球各大退休基金的「普世標準」。
那麼,高盛為何斷言這套普世標準正在面臨嚴肅考驗?罪魁禍首,在於債市的避險效果恐將大打折扣。
「以歷史經驗來說,利率波動與通膨息息相關,尤其是在一九八○年代早期,時任聯準會(Fed)主席的保羅沃克(Paul Volcker)開始積極對抗通膨後,更加明顯。」高盛在報告中的這番解釋,自然讓人對比起現階段的整體經濟環境:聯準會似正打算加速進入升息循環,而這一次的升息,不是為了壓抑過熱的經濟,而是為了打壓通貨膨脹。
確實,情況類似上個世紀八○年代……。
高盛分析,「股票與債券價格的相關性,與通膨有很大關聯,尤其是當通膨率大於二%時。」原因在於,當二%的通膨率並未伴隨足夠的經濟成長,若又遇上聯準會以貨幣緊縮政策壓抑通膨,那麼,不僅股市受到經濟基本面與資金面的同時打擊,債市則因殖利率未能明顯超越、甚至低於通膨率,同樣不具有足夠的投資誘因。整體來說,就是股債同時黯然。
「價格的高昂,加上固定收益的屬性,將使公債未來表現空間受到極大限制,削弱長期報酬。」高盛在報告中指出,「低迷的收益率,將使公債在股市拉回時,能提供的緩衝效果減少。」確實,目前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已不復十年前水準,截至十二月十日,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不到一.五%,遠低於金融海嘯時期的二%左右。
當公債緩衝效果減弱……
提供通膨避險的股票 可長期布局
若根據高盛在報告中的試算,自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股債十二個月以來的相關性不僅已經轉正,甚至高於一三年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時的水準。
高盛進一步警告,「即使股債維持負相關性,在股市重挫時,債券的敏感度也已經不復以往。」也就是說,未來股市重挫時,公債為投資組合提供的下檔保護效力,勢必更加無力。
除此之外,高通膨會加劇債券價格的波動性。高盛表示,一九九○年以來,在通膨定錨的情況下,股票是投資組合中主要的波動來源,但在更早之前,相反的,債券價格波動不低。
怎麼辦?一個最簡單的解方,是在退休規畫中拉高股市投資配置比重。高盛就指出,「在投資組合風險從通縮轉向通膨時,相對於債券,部分股票可提供通膨避險,成為追求優異實質報酬的另一選擇。」報告統計一百多年來的十年滾動報酬率,標普五百指數表現優於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比率高達八七%。
事實上,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也在日前表示,在通膨與升息的風險壓境下,減債買股將是未來的趨勢,他舉例,「即使是高度追求資產防禦的大型退休基金,如今也多已提撥五○%比重投注於股票資產。」以全球最大退休基金日本政府年金基金來說,目前的股票配置比率也近五成。
另一個思考方向,則是在退休金規畫中納入更多元的資產類型。回到《今周刊》與施羅德合作的「二○二一台灣退休暨永續調查」,在基金類型的選擇上,近兩年退休理財績效較佳者,在兩類商品中的占比明顯超過績效相對較差者,其一是股票型基金,其二,就是多元資產基金。
看懂了嗎?整個二○二一年,隨著ESG浪潮引動龐大長線資金調整陣地,碳中和趨勢影響產業長期競爭力,再加上「通膨+升息」的疊加影響,關於退休理財,你的策略與觀念必須重新調整再進化,納入ESG、重新思考股債比重,從現在開始,都是攸關你未來退休生活的重要問題。
本文文章出處取自《今周刊》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