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調查
想擁千萬元樂活退休 老中青世代怎麼存? 該從幾歲起準備退休金?專家表示,不管幾歲,就從當下開始。然而,各世代資產配置重點不同,要如何布局?《遠見》請專家說分明。1.四個世代退休建議大不同,趁早布局準沒錯!
2.負利率時代,到底要準備多少退休金?
目前年齡 | 距離退休年齡 | 退休費用 | 預估退休醫療支出 | 整體準備金 |
20 | 40 | 1059.86 | 226.31 | 1286.17 |
30 | 30 | 869.45 | 185.66 | 1055.11 |
40 | 20 | 713.25 | 152.30 | 865.56 |
50 | 10 | 585.12 | 124.94 | 710.06 |
60 | 0 | 480.00 | 102.50 | 582.50 |
全球都面臨「退休金危機」,退休議題不再是高齡者的專屬課題,每個世代都得面對,且愈來愈重要。
但多數人在估算退休金缺口時,太過仰賴勞保、勞退金,自我準備偏少,距離真實需求太遙遠,「現實情況是,自我準備金反而要高過其他兩種年金才對,」南山人壽商品部副總經理陳維新提醒。
正因預期的退休金跟實際來源有落差,不想將來成為「收入少、存款少、依賴少」的下流老人,最好從年輕起就趕緊行動。
經常有人問,到底該從幾歲起準備退休金?通常專家建議是,「不管你幾歲,就從這個當下開始」,永遠不嫌早。
國泰世華銀行副總經理李素珠說,如果將退休理財視為一場戰役,「知己知彼」是最關鍵一步。
《遠見》依據不同年齡層,將國人分為千禧世代(網路世代,25至34歲)、X世代(35至50歲)、黃金世代(51至60歲)及退休世代(61歲以上),請專家給與四個世代資產配置建議(表1)。
首先,針對61歲以上的退休世代,別以為就不需關心資產配置。
退休世代〉創造固定月收入
還本型保單 月配息優於銀行定存
由於多數已無固定收入,僅靠勞保、勞退及儲蓄過活,更應活化資產,創造固定月收入,避免坐吃山空。
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黃以孟建議,退休世代應先扣除六個月生活開支,假設月花費2萬,戶頭必須有12萬,其餘資金可轉為還本型保單。一方面節稅,月配息又比銀行定存利率高為2.25%,活多久領多久,將來本金還可傳承給下一代。
心臟強一點的,則可配置類全委保單,收益率比還本型高,月配息約3.8至4%,但必須注意可能會侵蝕到本金。
另外,已退休者較擔憂的是醫療險保障不足。根據衛福部2016年調查,50歲開始醫療費用明顯高漲,是39歲一倍以上,60至80歲的20年期間,醫療支出約102.5萬,「老一輩需要更多醫療保障與照護,」黃以孟說。
除活化資產,更重要的是資產保全與傳承。可透過信託,委由專家按照契約執行。委託人可預先安排退休所需,避免退休金被挪用或遭詐騙,確保用在自己身上,即使因健康因素而無法管理財產,仍能享有晚年生活。
至於還未退休的三個世代,該準備多少才能因應老後生活?富邦人壽高級處經理楊令琛指出,主要看兩個指標,就是何時退休以及想過什麼生活?如果想早退又要過好日子,當然要存更多錢。
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吳俊宏以60歲退休、退休期20年為例,不含勞保、勞退金的給付,換算出目前20歲的年輕人需要存1286萬元的退休準備金、40歲則要儲備865.5萬元,才能達到月領2萬的目標(表2)。
黃金世代〉穩定籌措退休金
保單活化、以房養老 轉換成生活費
對準退休族(51至60歲)來說,資產配置旨在達到穩定的退休生活費,建議可買繳費期短的還本型壽險,保證領取固定月配息。如有多餘資金可轉換成增額保險,達到財產移轉又不縮水。
另外,養兒防老觀念逐漸薄弱,沒有子女的頂客族也不少,市場已推出客製化終身年金商品,將給付集中在90歲前,當成月退俸。例如65歲男性,躉繳1000萬元,90歲前可月領4.2萬元,共可領1260萬元,比傳統年金月領3.3萬,90歲前領回990萬元更有利。
另外,退休及黃金世代也可透過「保單活化」「以房養老」來籌措退休金。以前的壽險保單必須等到投保人往生,才由受益人領取。現已可轉換成「每月給付」的年金險商品,做為退休生活費。
「以房養老」的概念也愈來愈火紅,以率先開辦以房養老業務的合庫銀行為例,截至2016年9月底已核貸433件,總金額超過3000萬的有四件,其中兩件每月撥貸超過10萬,許多貸款戶創造「倍數」的退休所得效果。
不過,並非每個地區、每個人都能以房養老,目前集中在雙北及都會區,其他地區相對少。
X世代〉多元配置創造現金流
房貸型壽險、長照險 補強醫療缺口
至於三明治的X世代(35至50歲),理財目標以累積資產、創造現金流為主,可採取多元的資產配置,例如終身增額壽險、股票、股票型基金以及債券型基金。
這個世代多數有置產,且為家庭經濟來源。黃以孟建議可以配置房貸型壽險,避免發生意外而無力償還,讓家庭陷入困境。等將來繳完保費之後,還可以當時投保年齡的費率,轉換成壽險或醫療險。
X世代如有多餘資金,可考慮投保長照險。吳俊宏提醒,只有經歷長輩失智、失能的人最能感受長照的必要,等到快退休才配置有點慢了,愈老保費愈貴。
千禧世代〉經濟獨立、財富增值
終身醫療險、意外險 投資定期定額
而正在起步的千禧世代(25至34歲),離退休還有一大段距離,主要在追求經濟獨立、財富增值。
施羅德投信總裁巫慧燕建議重新看待購屋這件事。她指出,未來工作型態不同,工作地點變換頻率高,少子化以及低經濟成長影響,房價不會再大漲,年輕人不如以「租」代「買」,不被房貸綁死,減輕退休準備的負擔。
「千禧世代一定要分清楚需要跟想要不同,」玉山銀行財富處資深經理謝雅萍建議,先配置基本終身醫療險/意外險,再從定期定額投資起。
要注意的是,目前退休規劃都以20年為主,將來壽命還會延長,年輕人最好拉長至30年。不過台新銀行資深協理潘嘉惠表示,退休準備三大關鍵是時間、報酬與資金,年輕人不要擔心錢太少,時間是最大優勢,「可以用時間來累積複利的驚人效果」。
當保單逐漸多元化後,千禧世代也可以選擇還本型終身醫療險,期滿後可領回總保費的1.07倍,還有終身醫療保障。也有還本型意外險,年繳交20或25年,期滿可領回本金,同時享有終身意外保障。
由於人類平均餘命不斷延長,為彌補目前實支實付醫療險頂多保障到74歲的缺口,市場已有75歲才開始給付的商品,例如40歲的女性,年繳7萬5000元,20年總保費約150萬元,可擁有300萬的保障額度,從75歲開始給付到帳戶用完,餘額可轉給受益人繼承。
陳維新指出,各世代可透過75歲起實支實付的住院醫療險,銜接並補足高齡後可能造成的缺口。各族群應定期檢視保單,調整最合適配置。
巫慧燕建議,父母與其傳承財富給孩子,不如傳授正確觀念,讓孩子養成儲蓄習慣。
退休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李素珠建議善用「4321法則」,採「收入-儲蓄=支出」的原則,以四成生活開銷、三成投資、二成儲蓄備用及一成長期退休規劃,達到各階段的退休理財目標,才能過上「晚美人生」。